关键词:

总机:021-59546368
传真:021-59968138

微信:15000216368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南新路86号
E-mail:
shsjvm@126.com
            shangjiavalve@163.com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上海转型记:一个服务业税收占比高达98%的中心城区如何深度转型

2017-05-10 10:53 第一财经

未来5年,上海要推动经济整体创新转型,实现城市发展方式重大转变,同时要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全球大都市中的影响力稳步提升。

5月8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提出上述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标,上海未来5年必须奋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

为了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上海提出今后5年要基本形成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性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同时也特别强调要减少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对土地、房地产的依赖。

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长宁区已经实现了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超过98%,其中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超过76%的格局。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需要转型吗?转向何处?长宁区区委书记王为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长宁目前受到的土地资源等约束非常明显,可开发土地大幅度减少,此时更加需要“深度转型”。

减少对房地产依赖

第一财经:长宁目前服务业占比已经高达98%,这样的产业结构,如何再推进转型升级?

王为人:长宁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超过98%,比五年前提高了2.7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超过76%,比五年前提高了8.5个百分点,年均增速17.5%左右。

相对于有些兄弟区而言,长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抓得早的,也是成功的。早在2002年,当房地产业刚刚迅猛发展的时候,区委区政府就在全市率先制定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要达到“45%”的约束性指标。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努力,我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转型不是已经转得很好了吗?为什么还要转型?我们讲的深度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转型,而是产业能级的提升和产业的深度转型,这比结构转型难度更大。

到了深度转型阶段,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数字和结构的“漂亮”,更要追求现代服务业的能级和质量;不能仅仅满足于过去现代服务业的“七朵金花”,更要大力发展新的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十三五”规划中新增时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行业,同时提出要大力培育“四新”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原因。

总之,我们一定要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需求结构新变化,加快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着力集聚高端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一财经:上海土地资源紧张,所以提出建设用地负增长。作为中心城区,长宁土地资源状况如何?

王为人:长宁区可开发土地目前大幅度减少。

近十年来,长宁区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是依靠“开竣工”、“招留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通过旧区改造和新泾地区城市化,获得二次开发的土地空间,然后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服务企业、留住企业、产生税收,同时促进基础设施等城区形态功能的提升和群众居住环境等民生的改善。

这在当时的发展阶段无疑是正确的,也是非常有成效的。但到了“十三五”,这些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方面,二级以下旧里全部改造完成,我们能够获得二次开发的土地资源所剩无几,不可能再有大量的楼宇开工了。预计未来五年长宁全区经济楼宇开工面积约130万平方米,仅相当于“十二五”的1/3,也就是说“开竣工”的源头活水基本面临“断流”。

另一方面,招商体制发生重大调整,街道镇取消招商,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靠“大兵团”作战去搞招商引资。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摆脱要素驱动依赖上率先突破、走在前头,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楼宇等资源要素拉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转变。

第一财经:上海提出要减少四个依赖,其中之一就是对房地产的依赖,所以长宁在减少对土地、房地产的依赖方面,已经有了明显成效么?

王为人:房地产业税收占长宁区税收的比重已经从最高时的45%左右,下降到2016年的16%。

第一财经:土地资源这么紧缺,连二次开发都所剩无几,但产业发展必然需要土地,如何解决?

王为人:到了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长宁在发展上受到的土地资源等约束十分明显,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抓建设、拼体量、比速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决心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依靠创新驱动。同时,要下决心加大城市更新的力度,盘活用好存量资源、提升存量楼宇品质。

从稳增长来看,城市更新是挖掘发展空间、提升城区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如果“十三五”不通过城市更新挖掘一些新的开发空间,“十四五”会更艰难。如果有些存量楼宇和周边环境不通过城市更新加以优化,入驻企业的品质和产业的能级就难以明显提升。

长宁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城市更新战略,促进经济空间与文化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有机统一。重点抓好“四个一批”:加大力度、加快节奏推进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包括愚园路、武夷路、新华路等;启动一批功能形态再开发项目,包括机场东片区、环中山公园等;实施一批存量经济楼宇综合改造;完成一批精品小区建设和非成套住宅改造。

但是长宁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已经全面完成,正因如此,我们接下来要推进的城市更新,有很多问题是其他区尚未碰到的,有些将是全市率先探索性的,难度也会更大。这就需要努力在全市率先探索出新的模式和经验,使长宁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长宁今年制定了全市首个区级城市更新五年总体方案和两年行动计划,开展了“加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区委重点课题调研,启动实施了一批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努力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人才政策要创新突破

第一财经:对于一个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建设已经相对成熟且商务成本并不低的中心城区,长宁要发展,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王为人:在房地产税收占比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长宁的破解之道是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四个环境”,即产业环境、营商环境、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

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人才,也决定了有什么高度的产业。我们提出,要把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作为人才政策创新突破的优先方向。

越是高端的人才,越是对营商环境的敏感度高,而且最看重的是市场化、法治化和安全程度。我们通过主动对接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建设的一系列改革、有序推进司法改革、全面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推进社区民警参与社区治理等措施,对提高市场化、法治化和安全程度都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十三五”还要再接再厉,努力使长宁成为全市安全程度和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区之一。

除了产业环境、营商环境,对人才的服务也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了建设虹桥人才特区的目标。应当说,这个目标是很高的,要不断强化特殊举措、丰富特色内涵。

第一财经: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尤其在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中,长宁如何发力?

王为人:过去五年,长宁紧紧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大局,主动对接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着力提升贸易和航空服务功能,贸易便利化程度和航空服务业发展速度跃居全市领先水平。

比如,坚持提升贸易便利化,分别与上海海关、上海国检局开展战略合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保税展示+交易”等贸易监管方式创新,设立检验检疫虹桥办事处,建成育德公共性查验场站,实现口岸功能从无到有,贸易功能显著提升等等。五年来长宁的航空服务业年均增长22%左右。今年以来,又制定2017版长宁区对接服务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改革要点,共10个方面73项举措。

在贸易方面,下一步,长宁将坚持提升贸易和航空服务功能不动摇,增强长宁在上海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对接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符合中心城区产业特征的贸易监管制度,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安全感满意度更高的营商环境。

在航空服务业方面,将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带动效应,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特别是临空经济园区将大力集聚总部型、功能性、平台型企业,加大高品质总部企业引进和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形成若干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长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以前看一个区的工作,比较注重看经济、看税收,这确实很重要,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从全市大局来看,一个区只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局部。我们不能仅仅看税收,更要看功能;不仅要看这些功能对本区有什么贡献,更要看对周边地区、对整个城市的功能提升有什么帮助,这关系到一个区在这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一个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而要实现这一点,根本要靠改革、靠创新,要靠干部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比如,我们在高岛屋“保税展示+交易”新型贸易监管方式的突破,在海外人才服务中取得的成效,就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和平台功能的创设,而且这些功能性平台的服务范围都超出了行政区划的概念。

有人认为,我们拿出那么好的地方、投入了不少钱,去服务不在本区的企业和人才,有些不划算。这种观念一定要转变。政府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尽量提供普惠式的服务,不论企业是否在长宁,纳税一视同仁,这也是市场化和法治化最重要的方面之一。